虽然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但“大而不强”一直是我国汽车产业未能摆脱的现状,目前,在新能源汽车快速成长的新阶段,中国汽车能实现“弯道超车”呢?
 
         我们知道,随着近些年全球能源危机的出现与环保压力的加大,各国相关领导人都或多或少地都在推动着各自国家的能源战略,而推广新能源汽车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在众多国家中,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无疑是投入最多,走的最快的一个。
 
政策助推下,产业快速成长
 
         2015年,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而言,显得重要而特别。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58.32万辆,较2014年猛增169%,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的增量市场。
         其实,对于新能源汽车这样的数据,业内并没有太多的意外。虽然中国的新能源技术起步并不早,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从这个时候开始,在政策的支持下,各大汽车厂商、研究人员就开始不断推动“新能源”的发展和普及。
         自2014年起,面对空气质量的不断恶化,新能源的推广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从中央的重视到地方的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各项优惠政策接踵而至。“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消息,无疑大大拉近了普通老百姓和新能源汽车的距离。
         同时,政策的扶持也让车企看到了商机,各种新能源汽车层出不穷,特别是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更是迎来了快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一年时间里就有来自比亚迪、众泰、北汽等生产厂家的数十款混动及电动车投入市场,与之对应的各项配套设施和新技术的使用也让新能源汽车迎来了销量的增长。
         2015年,工信部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其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成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而自主品牌则成为实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发展的主力军。根据上述路线图,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达到汽车市场需求总量的5%以上;自主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市场份额达70%以上,打造明星车型,进入全球销量排名前十。
         由此,新能源汽车开始由市场的培育期奔向了快速成长阶段。
 
正在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我们传统汽车做不好是因为作为核心技术的发动机、变速器一直是瓶颈,但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就是电池,而我们的电池产业和日韩一起能够做到世界前三名,宝马等顶级厂商的电动汽车都在使用中国的电池。”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欧阳明高说。在欧阳明高看来,中国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浪潮中,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值得全力一搏。“我国相对较早地把新能源汽车上升到了国家战略,有较好的积累,又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做支撑。当前,新能源汽车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很大的创新空间,这就为我国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建立自主知识产权、培育自主品牌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目前,汽车产业的参与者还在不断增加。2015年6月,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该规定打破了乘用车生产企业进入壁垒。一些互联网企业,如乐视、蔚来等相继发布了新能源汽车战略,准备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
         虽然不断涌入的新进入者会加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但是新的进入者,尤其是非传统汽车产业的进入者的加入也加大了发展动力。这对于提高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活力十分有利。 
 
顶层制度的建立
 
         8月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两大重磅政策接连面世,尽管早已经打过预防针,但政策的突然而至还是让众多新能源汽车企业感到压力。“结束混乱、培育强者的时候开始了,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淘汰和死亡。”北京一家新能源汽车4S店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经过初期发展之后,国家开始有意识地整顿新能源汽车行业,将重点培育支柱企业。
         这两项新政中,《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将新能源汽车范围调整为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强化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监控,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约束和控制汽车厂商的产品安全性。
         而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自2017年开始试行,2018年正式实施。该征求意见稿指出,燃油汽车规模企业应缴纳的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数量,根据其生产和进口的燃油汽车数量、产品构成、新能源汽车年度比例要求等计算得出。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新政的相关细则目前尚处于讨论阶段,其中碳配额价格成为关键。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很快,但出现了散乱差的趋势,而如何带动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良性竞争的机制也完全没有。所以这两个文件是政策层科学管理汽车市场的信号,未来新的政策也会有这种倾向。
         很明显,一边重拳出击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准入门槛,一边推动碳配额的市场化交易,一个更健全、更科学的汽车顶层制度正在建立之中。
         政策的支持,核心技术的进步,加上国家顶层制度的支持,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新能源汽车就可以让中国汽车产业完成弯道超车